医科大学撤稿持续增长,南京医科大学数量第一,南方医科大学次之


近年来,来自中国医科大学,医学院,医院的学术不端事件层出不穷。国家相关部委纷纷出台措施,其中包括在2021年,科技部,国家卫健委,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旨在加强医学类研究的科研诚信管理。那么,这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是否有效,成为了学术社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然而,根据 Retraction Watch 一个数据集 [1] 的统计,中国医科大学,医学院,医院因为学术不端而被撤稿的事件并没有随这些措施的实施而得到有效抑制。5GH 团队选取了 18 所头部医科/药科大学,统计了他们自 2000 年 1 月 1 日到 2023 年 12 月 31 日发表的学术论文被撤稿的数量。结果显示,各个学校在各年发表的论文中,被撤稿的数量呈持续增长趋势,而在 2022 年发表的论文被撤稿的数量成为了历年之最。

2023 年发表的论文撤稿数量大幅下降,可能因为论文撤稿的延迟特性。一般来说,论文发表后被发现问题而被标注,随后引发期刊/出版商调查,最后被期刊/出版商撤稿,整个过程可能需要数个月到数年的时间。而 2023 年发表的论文可能尚未被发现问题,或者还处在期刊/出版商的调查之中,导致目前的撤稿数量较少。

其中,南京医科大学是论文被撤稿数量最多的学校,共有 222 篇发表于 2000 年 1 月 1 日到 2023 年 12 月 31 日的论文撤稿,紧接着是南方医科大学,以及首都医科大学,分别有 186 篇和 176 篇文章被撤稿(由于查询数据集时间,以及筛选标准的差异,数据与前期报道 [2-3] 有轻微差别)。在 18 所被列入分析的医科/药科大学中,被撤稿数量超过 100 篇的共有 6 所大学(约占 33%)。

通过对期刊/出版商的撤稿公告的分析,这些撤稿事件绝大多数涉及学术不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抄袭,人为操纵数据/图表,不恰当署名,人为操纵同行评议过程,以及不规范/未获得伦理立项批准等。

尽管这样的统计存在着不足,例如,由于近年来对学术不端的关注日益增长,新近发表的论文受到了更大强度的筛查,从而导致最近几年发表的论文被撤稿数量可能较往年有所增加。但是,这些统计数字同样提醒我们,对科研诚信的管理可能并不是那么立竿见影,而需要我们持续的关注。



Reference

[1] The Retraction Watch Database (ISSN 2692-465X,Version: 1.0.7.0)

[2] 5GH-SciPress-20240619.003

[3] 5GH-WuGH-20240521.001






Author: WU Guangheng

Founder and Chair of the 5GH Foundation

E-Mail: wu@5gh.org.cn

Document ID: 5GH-WuGH-20240621.001

Publication Date: 2024.06.21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to the 5GH Foundation under a CC BY-NC-ND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人为操纵图片?这回可能是编辑的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高产教师 Santosh 背后的编辑们

5GH 团队联合国际团队检查了 2020 年至今,Santosh 发表在四个期刊的论文,结果发现,超过 65% 涉及“作者-编辑冲突” 。


哈工大+中科院双聘教授,国家杰青,违规给自己的论文做处理编辑

日前,5GH 团队从一名 X 平台用户获得一个线索,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双聘教授王爱杰(WANG Aijie),在其任职共同主编的《Environmental Research》为她自己的论文做处理编辑(handling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