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铅中毒,原因竟然是因为焚香


一名年纪 59 岁的家庭主妇因为长达数月的头晕,全身乏力,细胞性贫血,小腿水肿,四肢酸痛,腹痛,以及呼吸困难前往(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求治。检查发现,其血红细胞浓度为 7.1 g/dL;骨髓穿刺显示,只有 50%-60% 细胞结构和形态正常;处方了铁补充剂以后血红细胞浓度依然下降(至 5.8 g/dL)。

由于在检查中发现患者点彩嗜碱红细胞增多,而且患者有使用中药的经历,主治医生怀疑她铅中毒,并对她,以及她的家人(包括她的丈夫,儿子,儿媳妇,女儿,以及四名孙辈)进行了血铅浓度检查。

结果显示,该名女性患者血铅浓度达到 57.2 mg/dL,而且,她丈夫(80.2 mg/dL,共同居住),儿子(62.2 mg/dL,共同居住),儿媳妇(31.1 mg/dL,共同居住),儿子的两个小孩(43.6 mg/dL,和 38.9 mg/dL,共同居住),以及女儿的两个小孩(34 mg/dL,和 49.5 mg/dL,没有共同居住,但在患者家吃完饭)的血铅浓度均超标。

研究人员随后在患者家中多处地方(包括楼顶吊扇,窗户框,门框,以及长期没有使用的缝纫机)采集到的灰尘中样本中检出了较高浓度的铅。经了解发现,患者长达 30 年间从事道教道士,在家中为他人做法事、仪式(每天多达 10 人次),在这过程中大量焚香(每场仪式需要 6 根)。研究人员由此推测,患者及其家人的铅中毒是因为其长期在家中大量使用焚香所造成。[1]

焚香以及纸制祭祀用品在佛教、道教寺庙,以及很多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家庭中都有使用。然而,公众(包括寺庙工作人员、志愿者)对焚香以及燃烧纸制祭祀用品带来的重金属影响却知之甚少。

研究人员在台湾紫云岩(Tzu Yun Yen temple)寺内采集到的大气细颗粒中检测到多种金属成分,包括 Fe(铁),Zn(锌),Cr(铬),Cd(镉),Pb(铅)等 [2]。另外的一些研究显示,每燃烧 1 克(g)纸制祭祀用品,将向大气中排放 0.6-1.6 的金属成分 [3-4]。这些金属成分包括 Al(铝),Fe(铁),Mn(锰),Cu(铜),Pb(铅),Zn(锌),Cd(镉)等;由于制作原料以及燃烧条件的不同,排放的金属种类以及排放浓度存在较大的差异。除了这些用于拜祭的香烛,研究发现,藏香的焚烧也会向室内环境排放重金属 [5-6]。

这些研究表明,焚香以及纸制祭祀用品的焚烧是大气(特别是室内大气)金属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由于寺庙大多分布在城市居民密集区域,在寺庙中大量燃烧香烛和纸制祭祀用品(特别是在重要节日,以及农历初一、十五),不仅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也对周边公众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可是,这一影响并没获得公众的认知,以及监管当局的重视。尽管有研究 [7] 指出,在寺庙的祭祀用品焚烧炉中加装空气污染控制装置,可以有效的降低多环芳烃的排放(约降低 18%),但这一措施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此外,由于香烛,纸制祭祀用品的制造通常由小规模的作坊完成,加之缺乏监管力度,这些产品的品质难以得到保证,进一步危害居民的健康。

现在,是时候来改变这一状况,而在采取有效的策略之前,需要让我们的公众以及监管当局充分理解其中的危害。



Reference

[1] 10.1080/15563650.2020.1853146

[2] 10.1016/S0045-6535(03)00124-3

[3] 10.1016/j.matpr.2020.08.686

[4] 10.1007/s10311-011-033-5

[5] 10.1117/1.OE.59.2.026105

[6] 10.1016/j.ijleo.2021.166999

[7] 10.1016/j.atmosenv.2005.052






Author: Scientist Press

E-Mail: 5GH@5gh.org.cn

Document ID: 5GH-SciPress-20240401.001

Publication Date: 2024.04.01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C BY-NC-ND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寺庙工作人员炎症细胞因子水平高于周边居民

一项研究显示,长期在寺庙的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他们体内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要高于周边地区居民,因而有更高的呼吸道疾病风险。


多少学生因为大气污染而缺课?

研究人员希望,这些研究有助于公众更好的理解,落实,以及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每年超过1300人葬身于火灾,并造成超过40亿元损失

尽管我国火灾数量以及造成的损失,从整体上来说,在近年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但每年依然有相当数量的灾情发生,造成人员与财产损失。而我们需要做的是,持续严格的落实安全制度,而不是时严时松的反反复复。